初審編輯:喬思亞
責任編輯:朱學勇
聊城,地處廣袤的魯西平原,是山東省西大門,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。聊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,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。黃河與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,代表農耕文明的黃河文化與代表商業(yè)文明的運河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。聊城可靠的歷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的龍山文化時期,以茌平區(qū)教場鋪遺址和陽谷縣景陽岡遺址最為著名。堯舜時期,巢父遺牧的故事就發(fā)生在這里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為齊國的西部重鎮(zhèn),齊桓公多次在這里會盟諸侯。明清時期借助京杭大運河漕運之利,聊城成為沿岸九大商都之一,繁榮昌盛達400年之久,被盛譽為“江北一都會”。
聊城境內遺留文物古跡400多處,有6處遺產點和2段河道被列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名單,有光岳樓、山陜會館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。中國古典文學名著《水滸傳》《聊齋志異》等書中的許多故事都發(fā)生在聊城。聊城有著“江北水城 兩河明珠”的美稱,還是中國蔬菜第一市,國家環(huán)保模范城市、國家園林城市、國家衛(wèi)生城市、全國雙擁模范城市、中國優(yōu)秀旅游城市、中國溫泉之鄉(xiāng)、中國十大休閑城市。
這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為何叫聊城呢?
聊城名字的由來,大體有三說。
一說是因“河”得名。據傳,古時聊地有一條河,城因此而得名。但也有專家提出反對意見,聊城著名文史專家陳昆麟先生提出,“聊城”因“聊河”或“聊水”得名說毫無歷史依據,不能成立。因為魯西這廣闊的平原上,自古至今從沒有“聊河”或“聊水”存在過!洞呵镒髠鳌分杏涊d了許多河流、水系,但不見“聊河“或“聊水”。《史記·河渠書》《漢書·地理志》也無關于“聊河”、或“聊水”之記載。北魏酈道元所著《水經柱》所記河流最為詳實,如聊城周圍的古代河流有河水、王莽河、屯氏河、鄧里渠、瓠子河;濟水、土河、漯水、鳴犢河、黃溝、郭水、武水等,唯獨不見“聊河”或“聊水”。
二說因”國”得名,關于“城因國名”之說,雖比因水之說進了一步,但也不太確切。因為春秋前后在聊城這一區(qū)域內,見于文獻記載的小國有莘縣南的“顧國”“觀國”,聊城附近的“郭國”,僅此而已,無有“聊”,“攝”二國之說。但這一時期,我們這一區(qū)域見于文獻記載的城邑很多,不僅有聊、攝、還有阿邑、冠氏邑、高唐、夷儀等等。但都是“城邑”,不是小國。因此“城因國名”之說欠妥。
三說因“城邑”得名。“聊”最早見于文獻記載是在《春秋左傳》中魯昭公二十年(周景王二十三年),公元前522年。晏子在力諫齊景公減輕苛征雜稅時說:“聊、攝以東,姑尤以西,其為人也多矣”。《史記》中關于聊城的記載有多處,如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劉傳》中關于魯仲連射書救聊城的經過,寫的非常詳實和精彩!妒酚洝じ咦姹居洝分杏小皬埓憾珊訐袅某恰敝Z,以后的志書不再一一列舉,總之,“聊城”最早見于文獻記載是以“城邑”出現的,一直沿用至今。
那么,問題又回到起點?2500多年前,“聊邑”為什么稱之為“聊”呢?這也有三種說法。
一種說法是,因城邑的功用而得名。在春秋時期,聊城位于齊國邊界,與魯國,邢國,衛(wèi)國等接壤,為兵家必爭之地,是探聽情報虛實之城。說“聊”必須要說“攝”!掇o!罚簲z:古地名,春秋齊地。本邢國地聶北,邢亡入齊。改稱攝,為齊之西界,在今山東茌平西北。公元前659年齊桓公與諸侯會盟聶北,比“聊”在史料上早出現137年。
此城為什么稱為“聶”呢?按《說文解字》之解釋,“聶”字字形由三耳組成。意為“附耳私小語也”。兩個人附耳小語時,聽者可見其一只耳,說者可見其兩只耳,故三耳組成一個“聶”字。當時把此城稱為“聶”,建城者的用意在于此城在齊國西部邊境重地,有探聽西部鄰國信息并及時匯報之意,故稱其為“聶”城。
“聊”字也從“耳”,“卯”韻。按《說文解字》解釋為“耳鳴”。照字意解釋,齊國西部邊陲的新建城邑,要特別注意西部邊境信息和動態(tài),要警鐘長鳴。因此,把新建城邑稱為“聊”。
第二種說法是,“聊”字在《爾雅·釋木》中說:《爾雅·釋木》中說:“朻者聊!薄吨腥A大字典》中也說:“聊,音寮,嘯韻,木名。”可見,“聊”也是一種樹木。有專家考證,“聊”樹即椒樹,是類似花椒樹的植物,或者就是“花椒樹”的別稱。“聊”一帶多“聊”樹,齊國早期派兵就地取材,就用“聊”這種樹木作營寨,又在此基礎上,逐步發(fā)展為“城”邑,因此,將新建邊陲重鎮(zhèn)稱為“聊”。歷史上,以樹命名的縣級以上城鎮(zhèn)不在少數。比如:榆林、梨園、桐城等。
第三種說法,為了彰顯齊桓公的功業(yè)而得名。《聊城地方史研究(第一輯)》(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年出版)收錄的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副教授、知名賦作家布茂嶺先生文章《聊城為什么叫“聊城”新考》認為:《左傳》“聊、攝二城”中的“聊”“攝”二字不可分開來考證。古代諸侯會盟時,盟主要執(zhí)牛耳!傲摹庇伞岸迸c“卯”組成,“卯”在古代是兩個“刀”的會意,有“開門”的“開”意,還有“開始”意。 因此,“聊”者,刀割耳也,或開耳也。“攝”者,手執(zhí)耳也。聊、攝二城名,是為了宣揚齊桓公“九合諸侯,一匡天下”的豐功偉績而命名。因為齊桓公每次會盟都是“執(zhí)牛耳”。
有關聊城的由來,聊城大學歷史學院的劉衛(wèi)東教授認為,由于年代久遠,史料殘缺,沒有證據說哪個學說是正確的,哪個就是錯誤的。也許三種學說中的兩種或者三種相互影響得來,但無論哪一種學說,都可以印證聊城是歷史悠久、底蘊深厚的文化古城。(胡磊 編輯整理)